气滞血瘀辩证是中医执业医师会涉及到的要点,请参考。
气滞血瘀辩证:
症状:右胁疼痛较剧,如锥如刺,入夜更甚,甚至痛引后肩,右胁下结块较大,质硬拒按,或同时见左胁下肿块,面色萎黄而黯,倦怠乏力,脘腹胀满,甚至腹胀大,皮色苍黄,脉络暴露,食欲不振,大便溏结不调,月经不调,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,脉弦涩。
治法:行气活血,化瘀消积。
方药:复元活血汤。
气滞血瘀辩证是中医执业医师会涉及到的要点,请参考。
气滞血瘀辩证:
症状:右胁疼痛较剧,如锥如刺,入夜更甚,甚至痛引后肩,右胁下结块较大,质硬拒按,或同时见左胁下肿块,面色萎黄而黯,倦怠乏力,脘腹胀满,甚至腹胀大,皮色苍黄,脉络暴露,食欲不振,大便溏结不调,月经不调,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,脉弦涩。
治法:行气活血,化瘀消积。
方药:复元活血汤。
相关文章推荐
02
11
风寒证感冒是中医执业医师会涉及到的要点,请参考。风寒证感冒:症状:恶寒重,发热轻,无汗,头痛,肢节酸痛,鼻塞声重,时流清涕,喉痒,咳嗽,咯痰稀薄色白,口不渴或渴喜热饮。舌苔薄白而润,脉浮或紧。证候剖析:风寒之邪外束肌表,卫阳被遏,故见恶寒,
02
11
1、诊断:转移性右下腹疼痛,疼痛多由脐周开始,然后转移局限于右下腹,麦氏点压痛,反跳痛,可伴恶心呕吐,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,白细胞,中性粒不同程度升高。2、中医证型:阑尾炎瘀滞证—行气活血,通腑泄热—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湿热证—通腑泄热,利湿解
02
11
汗法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需要知道的要点,现搜集整理了有关资料,期望对广大复习备考的考生有所助益。中医常见的治法较多,除去辨证立法,使用内服的方药以外,还有针灸、刮痧、贴敷、熏洗、割治等行之好办法。现论述按辨证论治常见的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温、
02
11
传染病学基础1、感染的定义——寄生物与人体的相对不适应。称为‘病原体’。2、感染的三要点——病原体;人体;环境。3、知道感染的五种变化形式:病原体被清除;隐性感染;显性感染;病原体携带;潜伏性感染。4、知道病原体的四种特质:侵袭能力;毒力;
02
11
诊脉:大夫和患者应侧向坐,用左手切按患者的右手脉,以右手按其左手。先用中指定关(掌后高骨内侧),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,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。医学全在.线提供三指应呈弓形,指头平齐,以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,用指目感觉灵敏。
02
11
心脏触诊:心脏触诊的内容有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、震颤和心包摩擦感。检查者用右手全手掌置于心前区,注意心尖搏动的地方和有无震颤。示指和中指并拢,用指腹确定心尖搏动的准确地方、范围,是不是弥散,有无抬举性搏动。用手掌在心底部和胸骨左缘3、四肋
02
11
布鲁津斯基征的操作:病人去枕仰卧,双下肢自然伸直,医师左手托起病人枕部,右手置于其胸前,使颈部移动前屈,如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反射性屈曲为阳性。口对口人工呼吸:如病人自主呼吸已经停止,则应飞速做人工呼吸。畅通气道后,将置于病人前额的左手拇指与
02
11
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,这是可以防止的,医者需要注意预防。缘由病人体质虚弱,精神紧张,或疲劳、饥饿、大汗、大泻、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,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,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现象。现象病人忽然出现精神疲倦,头晕目眩
02
11
1.基本治疗治法:舒筋通络,活血止痛。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、足少阳经穴为主。主穴: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配穴:风寒袭络者,加风池、合谷;气血瘀滞者,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;肩痛者,加肩髎、外关;背痛者,加天宗。操作:毫针泻法。先刺远端穴落枕、
02
11
痛经的调理:气滞血瘀证——理气行滞逐瘀止疼——膈下逐淤汤寒湿凝滞证——温经祛寒活血止疼——少腹逐瘀汤湿热遇阻证——清热除湿化瘀止疼——清热调血汤气血虚弱证——益气补血活血止疼——八珍益母汤肝肾亏虚证——滋肾养肝——调肝汤